close

只有一個方法能讓你縱使沒錢也很富裕,那就是:先把自己的各種需求徹底檢查一遍。看看有沒有哪些需求,是你沒有它反而會更富有的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比方說:手機。你真的需要手機嗎?當今之世,失聯似乎成了一種特權。難道唯有賓拉登之徒才有享受這類特權的資格?還有網路,你真的需要網路嗎?世界銀行的總裁詹姆士‧渥芬森竟說:最窮的窮人都應該有獲得乾淨飲水的權利,以及自由進出「資訊高速公路」的權利。也就是說,沒有辦法接觸網路的人,就像是被新經濟革命屏除在外一樣,只能淪為數據時代最等而下之的人。

但讓我們想一想:透過網路和全世界的同好聊天,玩線上遊戲,這真的是生活必需品嗎?或者,其實好奢侈?也許,如今最大的奢侈,反而是能夠不在乎這些東西,能夠放棄它們?古希臘時代總用「白痴」來稱呼那些不願意參與公共事務的人。但今天,在這個所有人都跟社會脈動息息相關、每個人都被公共事務團團包圍的時代裡,「白痴」的意義或許跟當初的意義剛好相反。如今,沒有能力從社會網絡的牽絆中抽身而出的人,才叫白癡。

其實,當我們被迫不得部跳脫開來、不得不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番總檢討時,我們反而有機會認清,什麼才是生活中最彌足珍貴、真正奢侈的東西。「變窮」能讓我們學習到,如何判斷事情優先順序,如何分辨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。套句專業經理人的話─他們這批人「最懂」效率了,如今的天下幾乎全掌握在他們的手裡─我們終於可以重新把重點放在核心業務上,並且進行「優質管理」。就像企業界現正推行得如火如荼的「緊縮成本」政策一樣,我們也應該以此因應現代生活。該怎麼做,才能過得既節儉,又能贏得生活品質?

首先我必須聲明,我絕對無意毀謗任何一種休閒事業或享受,連影射的意思也沒有。我只是想要針對某些現象提出一些質疑─這應該沒問題吧!現在大家一窩蜂流行短期度假,難道沒有別的事情比它更享受了嗎?難道大吃大喝那些所謂的「美食」,真的就很享受了嗎?或者─其實更像是受罪?我們原本寄望透過這些活動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,絕不是想把生活搞得更糟糕。

「享受」原本是促使人類願意和世界接觸的重要動機。沒有了快樂、不能享受,人類的心靈就會枯萎。只有懦夫和假道學才會說,我們應該捨棄物質,謝絕任何形是得享受,並遵循苦行、徹底禁慾。就像戴奧吉尼斯那樣(希臘哲學家),自願過著髒兮兮的苦日子,選擇住在桶子裡,對一切都無動於衷,拒絕任何形式的舒適。其實像他這樣子的苦行,根本不能叫做藝術,所以也就無從衍生出我所要提倡的放棄藝術了。真正的藝術是一種能力:首先要能分辨什麼是真正的美好事物,其次要能拿捏分寸,懂得如何讓自己將這些美好的事物享受到最高點,最「恰如其分」。所以,放棄的藝術─其實是「真享受」不可或缺的大前提。

如果真想擁有優質享受、優質的幸福人生,有項原則必須牢記於心:一個人愈任性、依賴的東西愈多,就愈容易感到貧窮。因為他會老是處於不滿足的狀態中。許多有錢人其實都活得很貧窮─絲質襯衫熨得不夠平整,總統從他身邊走過沒跟他握手,轎車司機滿嘴蒜頭味─反正看什麼都不順眼,覺得什麼都不對勁。

絕大多數的富人都過得很不快樂。有關這點,我們每個人都該好好反省,因為,跟其他地方的許多人相比,我們已經算是有錢人了。那些看起來還滿快樂的有錢人,通常是比較懂得自我節制的人。無論是早上那杯「非喝不可」的卡布奇諾,或是查爾斯王子吃飯時一定得隨身攜帶、「非它們不可」的銀製刀叉,其實都沒有那麼重要:「非它不可」─說這種話的人,其實是在自動投降;想以個人的力量對抗庸俗、霸道的大眾文化,勝算的確不大。如果真想獲勝,關鍵就在:你要讓自己「沒它也行」,千萬不要認為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非它不可、絕不可以放棄的。

新時代來臨後,日子過得不順心的將會是那些家有恆產的人,他們將一天到晚害怕失去目前的優勢與財富。所以囉!擁有越少的人,失去得也就越少。如果,你也能擁有像納博可夫(俄國作家)一樣的自信,那麼你什麼也不需要,就能成就為你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轉輪聖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